观看“九三阅兵的感慨与感悟
9月3日上午,世界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习近平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并乘车检阅部队,接着开始盛大的阅兵分列式。当我从电视屏幕上看到那震撼人心的宏大场面,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场阅兵超越了常规的军事检阅,既是对历史的致敬,又是中国国防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既是一场气势恢宏的军事盛典,又是一堂发人深省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阅兵的意义远远超出队列行进和武器展示本身,给我们带来多层次的深刻感悟。
阅兵场弘扬“中国精神"。
首先令人震撼的是整齐划一和气势恢宏的徒步方队。官兵们威武雄壮、步伐铿锵有力,以无与伦比的高昂斗志和排山倒海的英雄气势,向世人显示出所向无敌、压倒一切的力量。他们展现的严明纪律、过硬作风、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正是对“中国精神"的集中诠释。阅兵场上的英姿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付出,是严格训练结出的丰硕成果。据报道,在这次阅兵训练中,科技手段与传统训练方法相结合。激光测距仪不断扫描,A1动作捕捉系统实时校准每个动作的角度与力度。阅兵方队的严苛训练以中国仪仗队作为标杆。中国仪仗队在国际舞台上赫赫有名,今年5月在莫斯科红场阅兵,102名中国官兵以3毫米误差完成441步零失误行进,被俄方称为“最整齐的方队"。这次参与徒步方队阅兵的官兵追求的是每步步幅75厘米、误差不超过3亳米的极致标准。这背后是极其艰苦的训练,徒步方队的战士平均每人磨破37双皮鞋,女兵方队战士脚掌的血泡层层堆积,仪仗队擎旗手为达到步幅标准,绑沙袋加训至膝盖积液。训练中官兵们顶着暴晒和压力,用最佳成效展示中国军人形象。从训练场上的汗水到阅兵场上的英姿,充分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崇高精神境界。13个徒步方队代表了我军现有建制的各个军兵种力量,方队人员来自前身为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单位官兵以及抗日根据地所在省份的民兵,体现出对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战旗方队遴选具有典型意义的旗帜,代表的是浴血于抗日烽火中的功勋荣誉,由所在单位官兵擎旗受阅,寓意着伟大的抗战精神接续传承,人民军队无畏艰难、奋勇前进。阅兵场是激励奋斗精神的动力,能够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追求卓越,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它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新时代更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代代相传。
展开全文
阅兵场展示科技强军成果
这次阅兵是大国重器的集中展示,参阅的众多新型武器装备中首次亮相的占比很大,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首次对外展示。从地面装备到空中梯队,全面展示出中国国防科技的最新成果,展现出我军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军的武器装备取得了飞跃式发展。阅兵场上众多新型装备亮相,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标志着关键军事技术与工业制造能力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更值得关注的是,展出的装备主体己是以第四代装备为主力,并呈现出从“单兵利器"向系统化协同作战模块的转型。这次装备方队的编组方式也打破了传统军种界限,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的原则,划分为陆上作战、海上作战、防空反导、信息作战、无人作战、后装保障以及战略打击等七大作战模块,进行体系化作战的展示。本次受阅的空中梯队涵盖我军联合作战主体空中力量,陆、海、空军战机以强大阵容低空飞过天安门广场。歼20隐形战机首次以8机编队亮相,规模前所未有。更引人注目的是灰色涂装的歼一35隐形战机,这是我国自行研发生产领先于世界的第六代战机。空中梯队不仅多型新机首次亮相阅兵场,而且以作战体系编成,以模块化、系统化编组,展示空中联合作战体系。这次阅兵的编成表明我军建设和训练重点己从单一武器平台性能提升转向了网络化体系作战能力的构建。阅兵中无人作战与智能化、网络电子战、超高声速武器、反卫星系统以及5G军事化应用等新质新域作战力量成建制、成体系地亮相,充分展示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強大能力。
阅兵场记录国家跨越式发展历程
回顾我国建国后的阅兵历史,我们清晰地感受到国家从贫弱到强大的艰辛历程。1949年开国大典时,我们只有17架飞机,因为数量太少,周恩来总理只能下令让飞机飞完后绕个圈再飞一遍。那时,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共同的感受:我们的国家太贫弱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基础几乎为零,连一辆像样的汽车都造不出来。那时的阅兵,受阅部队的装备十分简陋,不乏从战场上缴获来的“万国牌"武器。步兵方阵步伐虽然整齐有序,但是难以掩盖装备简陋的事实。阅兵背后彰显的是国家实力。1949年开国大典时,全国仅有2万公里铁路,那时全国人均寿命只有35岁,文盲率高达80%。经过数十年的奋斗,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我国的经济总量从1952年的679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过130万亿。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从零增长到4、7万公里,覆盖全国。5G基站遍布城乡,数字经济全球领先。人均寿命超过78岁,文盲率降至2、7%。国家实力的增强,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从“万国造"到“中国造",从“小米加步枪"到信息化作战体系,阅兵场上的变化,清晰的记录了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国家迈向世界科技强国和工业强国的足迹。阅兵场上的铿锵步伐和钢铁洪流,不仅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缩影,更是我国综合国力跨越式发展的注脚。
通过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受到强烈震撼的同时,也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感悟。
感悟之一:胜利来之不易。此次阅兵选择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举行,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并向世界宣示中国珍爱和平、维护正义的坚定决心,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強大能力。纪念抗战胜利,目的是让我们不要忘记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恶历史,不要忘记中国人民曾经遭受过的屈辱和痛苦,不要忘记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斗争。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战强敌、以前仆后继赴国难,付出了超过3500万人伤亡的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纪念大会邀请大陆健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等人员观看阅兵,充分表明对为国家流血牺牲的抗战老兵们的崇高敬意。己经在世不多的抗战老兵,是抗战历史的亲历者和创造者。他们用苍苍白发和庄严军礼,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他们代表了民族的脊梁,提醒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是建立在无数先辈们的巨大牺牲与奉献之上的,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纪念抗战,是为了教育后人知道胜利来之不易,更加珍爱和平。当今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和平赤字有增无减。日本国内始终存在着企图否认侵略、美化侵略、歪曲篡改历,甚至为战争罪犯翻案招魂的势力,军国主义随时可能死灰复燃。在这种背景下,“九三"阅兵敲响警钟,告诫我们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对战争的警惕一刻都不能放松!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感悟之二:和平需要实力守护。阅兵不仅是先进武器装备的展示,更是向国内外展示实力的舞台。它展示的军容之盛、国力之强,能极大地激发国民的爱国热和民族自信心。近百年来,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害之苦,深知和平的珍贵。和平不是凭空而来,国力强大才是和平的底气,安宁需要实力守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强方能兵强,兵强则能国安。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弱国没有地位,落后必然挨打。当年八国联军只所以能从沿海突破、长驱直入打到北京,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只所以能够侵占大半个中国领土,根本原因是政府腐败、国力贫弱、科技落后。这次阅兵是展示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国防现代化成果的窗口。阅兵展示出“中国制造"的硬实力,从东风系列战略导弹到新型战机、无人机,充分显示了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雄厚底蕴。这些“国之重器”,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盾牌。展示强大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和平背后的代价,今天的安稳不是大风刮来的,更不是白白得来的。阅兵让国人真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和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和平生活的自信。阅兵对外展示实力,也蕴含着清晰的战略意图,以一种透明的方式,向世界特别是潜在的战略对手展示中国的军事能力。通过公开展示我们的战略威慑力量,表明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捍卫国家安全和利益,以降低战略误判。中国通过阅兵向世界宣告,我们珍爱和平,但也不畏惧挑战。维护和平不仅仅依靠善意,需要有强大而可靠的威慑能力作为后盾。通过展示强大的饥肉,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从而更好的维护和平。这次阅兵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参加阅兵的外宾阵容强大。俄罗斯总统普京等26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纪念大会和观看阅兵,再一次彰显出我国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世界瞩目中国力量。
感悟之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旧中国积贫积弱、倍受侵略,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和民族四分五裂,缺乏凝聚力。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挺身而出,吹响了救国存亡号角。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凝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抗战意志,挺起了民族精神的脊梁,汇集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维护抗战大局,制定正确战略,开辟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党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经过“一寸土地一寸血"的英勇抗战,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掠夺和奴役的历史。全国解放后,党又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变化。从建国初期的一穷二白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百姓缺衣少食、流离失所到全面建成小康,迈上了建设现代化強国的新征程。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九三"大阅兵,是对全民族进行的一次最生动实际的爱党爱国教育。全国乃至全球华人聚焦天安门广场,一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它将亿万中华儿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阅兵极大地鼓舞了人心、振奋了精神,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向前进!这正是阅兵的重大意义所在。
评论